方法、兩件式模具複製法。
首先先介紹複製的流程,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:
1.複製前準備
2.將原形埋入油土當中
3.灌矽膠、製作模具A面
4.挖除油土、在A面上塗上隔離劑之後,灌矽膠製作B面
5.在A、B模具上挖出空氣的排出管道
6.測試模具並修改
7.大功告成,開始複製
以下就各個步驟詳細說明。
1.複製前準備
首先先將零件進行分類,將體積大小相近的零件分為同一類一起複製,以節省矽膠的花費。接著就是模具的設計,由於是利用重力來排出空氣,所以零件的配置必須考慮到是否會無法排出空氣,進而產生氣泡。這時候想像力就很重要了,要在腦中模擬CAST在模具中流動的情形,找出零件最適合的配置角度,讓CAST能輕易的流入模具每個細節當中,老實說,這樣講還蠻抽象的.....事實上模具的設計並沒有一定的正確答案,每個人都有自己配置方法或獨自的設計癖好,因此多看、多想、多嘗試才是唯一一的進步方法,剛開始最快的入門方法就是直接參考別人的配置﹔想為什麼要如此配置、這樣配置是否會產生什麼問題,再加以變化修改,靈機應變;雖然我的模具設計並不是最好的,大家就參考看看吧,下面就附上我的模具範例。
紅色粗線跟零件下方的紅線是CAST流入的管道,粗的主要管道是要讓CAST能快速的流入模具當中(因為CAST操作時間非常的短,若是管道太細會來不及。),而流入零件的管道則是盡可能越細越好,越細零件的細節也就保留的越多,但是過細的管道會導致CAST來不及流入零件當中,因此湯口的大小就要自己去作取捨(零件有複雜細節的地方也盡可能避開作為湯口,減少修模的時間),可以在最後測試模具時在慢慢的加大,怕麻煩的人就一次挖大一點吧(像我就是XD)!
上面的空氣排出口則設置在空氣最容易卡住的部份,這邊也是需要測試後在調整的部分,灌CAST後有出現氣泡的地方都要在加設排氣孔。另外像是下面的頭髮類零件盡量都把尖銳的地方都往上設置,在每個髮尖的底方都開排氣孔,確保CAST能確實的流入細小的細節當中(往下的話容易卡氣泡)。2. 將原形埋入油土當中
在確定零件的擺置之後,就可以開始將零件埋入油土當中了。關於油土的選用,最好是用柔軟、不易黏著原型的油土,太硬的油土容易在挖除時把零件一起拔起來,甚至是讓原型損壞(特別是細小的零件),我個人是用GUNZE出的複製專用油土,一包好像是50還是70的樣子,不算貴,油土又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材料(這種油土只要保存良好不太會硬化變質),就不用吝嗇買下去吧!
埋油土時,盡量將油土與零件的接合面保持垂直,這樣模具會比較耐用,接合面也要確實的壓緊,這個部分非常的重要,直接影響到模具的品質,像是髮間等細小的部分(如下圖)也要靜下心來仔細的處理;排氣管道則用竹筷、塑膠棒等等的物品來製作,一些細小的管道可以等模具完成後在挖出來。
在埋完零件後,使用積木或是塑膠版之類的東西將模具圍起來,並確保邊緣沒有空隙,以免矽膠流出來。
3.灌矽膠、製作模具A面
埋完原型後,就可以開始灌矽膠了!這個步驟雖然簡單,也不太會失敗,但還始有幾點必須注意。
首先,不要一次就把矽膠灌滿模具,要先倒入少量的矽膠,讓矽膠完全覆蓋住原型的表面,並且用噴槍將矽膠和原型表面的空氣趕出來。之後在灌入剩下的矽膠,並且保持矽膠表面為水平。
接下來就靜待矽膠硬化,大約需要6小時左右。
4.挖除油土、在A面上塗上隔離劑之後,灌矽膠製作B面
矽膠硬化後,就可以把整個模具翻面,將底下的油土挖掉。挖油土時要注意,不要連原型一起拔起來了,要慢慢的剝除,卡在零件上面油土細屑當然也要清乾淨,不然就會一起被複製出來!(不過若是不小心連油土一起複製了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,頂多在製作的時候磨掉而已,只要不是凹下去的都好處理( ´_ゝ`)フーン~)
之後在矽膠表面上,塗上隔離劑避免AB面模具結合在一起,隔離劑可以用凡士林、地板拋光的蠟、甚至是底漆補土都可以,野本憲一的書裡面是用金屬漆來代替,但我個人覺得最好是不要用油漆類的東西來當隔離劑,因為油漆會附著在矽膠表面不容易清除,而且脫落時會有碎屑,很容易卡在模具上面,然後灌CAST時就跑到零件的裡面,這對於美少女模型是致命性的缺陷,因為只要零件上有雜質就無法就沒辦法用無底漆塗裝髮來上色了。另外模具的邊邊可以塗稍微厚一點,這樣比較容易找到模具的邊緣(矽膠的結合力很強,所以有時後矽膠稍微有點黏住,就會找不到模具的分割面)。
塗完隔離劑後,灌入矽膠,訣竅跟之前一樣就不再贅述了。
5.在A、B模具上挖出空氣的排出管道
在灌完矽膠後,接著要進行的是挖排氣管道。以下面的圖為例,就是把紅色的部份挖出來,排氣管道的粗細與設置位置,在1.的部份已經有說明了,若是忘記的話可以回去看一下;要注意的是CAST灌入的地方要挖大一點,最好是成倒圓錐型,讓CAST容易灌入,才不會流的到處都是,同時也可以縮短一點灌注的時間(倒圓錐型可以作為緩衝讓CAST慢慢流入,不用灌了一點點就必須等CAST流入,在繼續灌)。至於管道的挖法,基本上用筆刀或雕刻刀刻出V字凹槽就可以了。
6.測試模具並修改
到這邊模具的製作基本上已經差不多完成了,剩下的就是測試模具,看看模具在使用上是否會產生問題,在針對問題下去修改。首先必須先固定模具,可以使用塑膠版、木板之類的東西將矽膠模夾起來固定注,並且綁上橡皮筋,讓CAST不會流出來,但也不可以綁的太緊,使得矽膠模整個變形。準備好了就開始灌CAST吧!關於灌CAST要注意的地方,請看7.的部分。
基本上會遇到的問題有:
a.管道太小,CAST來不及在硬化前進入整個模具中
解決方法:加大管道
b.零件上有氣泡
解決方法:增加通氣管道,讓CAST能順利流入,但氣泡若是產生在無法加管道的地方.........也只能認了,這通常是模具設計錯誤,或是原形在製作時沒有考慮到複製的便利性所造成,只能跟他拚機率或是補洞了,不然最終的方法就是想辦法抽真空,不過若是能抽真空模具設計也不用這麼傷腦經了_| ̄|○
7.模具修改後,就可以正式開始複製啦!
開始複製之前,有幾點一定要提醒大家一下:
a.CAST的混合是”重量”比的1:1,而不是體積。
b.由於CAST的反應時間非常的短,因此整個灌注作業是非常趕的,從混合到灌注完畢只有2分鐘左右的時間,因此要掌握好時間,若是一次沒辦法灌完所有的模具,就分為多次,強幹絕對不會有好的結果!而且影響CAST硬化速度的主因有溫度和體積,一次混和大量的CAST只會讓操作時間再度縮短而已!
c.下雨天和潮溼的天氣絕對不能灌模!CAST非常容易受到空氣中的水氣影響,進而變質產生氣泡,而且還是細小、大量的氣泡,包準修模修道吐血,下面就附一個實際的案例。
看到應該都起雞皮疙瘩了吧XD!不過身為熱血男兒的我還是硬著頭皮把他補平了,根気がある限り、俺はこんなちっぽけな穴に負けない!(キリッ
d.一些細微的細節,像是鼻頭、手指、髮間等等CAST難流進去的地方,可以在模具上灑一點點的爽身粉,讓毛細現象幫助CAST流進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寫到這邊,整個教學也差不多了,不過應該還是有地方沒寫到或是讓大家看不太懂吧,甚至有錯誤的地方也不一定(汗),就請大家多指教、提問了,讓我可以把這篇教學做的更完美。
基本上,這篇教學算是給久久沒開模複製的自己複習之用,因為都是靠記憶跟以前翻模時寫出來的,全部都在紙上談兵,因此才稱為理論篇!等淚子的原型複製完後,在將過程寫成實踐篇好了XD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